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校史网» 校史研究

矢志军工 默默奉献——北京工业学院之礼赞

 

 

北京工业学院院长魏思文同志 

1965年,罗瑞卿大将(右二)和魏思文院长参加学院学生毕业典礼。

       北京工业学院是延安自然科学院、华北大学工学院的继续和发展,是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的前身,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1952年至1988年间,国内外局势风云巨变、起伏跌宕,北京工业学院师生矢志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辛勤耕耘,默默地培养一批批兵工人才,创造一个个“中国第一”。

  一、兵工优先,创办国防工业大学

  1950年代,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进驻台湾海峡,使新中国在东南和东北两个方向同时受到严重威胁。这种形势要求,新中国实行一切战略计划与经济建设项目,其保障基础是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要建立现代化军队又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工业为后盾。

  为了加强军事工业建设,1951年初,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成立,制定了“兵工提前建设”的方针,提出要对老兵厂进行全面改建和扩建,新建一批大型兵工厂,这无疑需要大批的国防兵工类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952年1月,华北大学工学院正式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3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下发了《关于北京工业学院今后发展的方向及目前的方针任务》的文件,决定北京工业学院“逐步发展为国防工业学院或国防工业大学,并使之成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中新的高级技术骨干之重要来源”。从此,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名至实归。

  借新中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东风,学院先后聘请4批共23位苏联专家到校指导兵工专业建设工作,建成新中国第一批常规配套的14个兵器专业:火炮设计及工艺、自动武器设计及工艺、自动控制与远距离操纵、炮弹设计及工艺、引信设计及工艺、药筒设计及工艺、坦克设计及工艺、坦克发动机设计及工艺、军用光学机械仪器、雷达设计及工艺、火炮射击指挥仪、火药工艺、炸药工艺、装药工艺等。这些反映了当时中国常规兵器的现代化水平,奠定了中国兵工院校专业的基本结构,有些专业形成了学院的学术方向与特色。

  至1956年,北京工业学院培养出第一批五年制兵工高等工程技术本科生、还有一批研究生,开始为我国兵器工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输送军工人才,极大地缓解了当时高级军工人才严重短缺的困难。

  二、顺应形势,实现三次自我超越

  1957年至1988年间,国内外时局风云变幻,北京工业学院师生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顺势实行了三次调整和超越,以鞠躬尽瘁、舍我其谁的精神,为军工学校的特色发展、为国防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台海危机再度出现,美国不断派遣高空侦察机肆无忌惮侵入中国内地上空侦察。针对防空斗争的新需要,中央作出研制导弹的决策,正式建立地空导弹部队,这就决定了国防工业院校必须相应地建立导弹专业。为此,学院超越既有的常规兵器专业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建成18个基本配套的以火箭导弹为主的新专业。1961年,学院的专业设置调整为24个专业,其中火箭导弹专业11个,常规兵器专业9个,其他相关专业4个,基本上实现了聂荣臻副总理关于“北京工业学院以导弹为主,同时设置与尖端密切联系的常规专业”的指示。至“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学院已成为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物质技术基础的重点国防工业学院。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院和其他教学单位一样受到严重冲击,但仍以“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姿态,承担了110多种科研任务,在动乱年代实现超越。例如:红箭-73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J-201反坦克导弹,1974式全自动双管37毫米高射炮,大型天象仪,三米焦距远程照相机,74式1.2米地炮测距机,等等,都是在该时期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有的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至改革开放以前,学院以兵工产品为对象设置专业,满足了我国国防研制和生产的基本需要。

  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转移,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学院主动将以“军工业为主”的专业格局,调整为“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结合”的专业格局;本科培养目标由“面向产品的设计应用型”人才,转变为面向“工程应用领域的研究发展型”人才。1981年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1984年学院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的军工特色得以保持,也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实现了又一次超越。

  北京工业学院不断超越自我,使她在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三、又红又专,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

  作为新中国的重点国防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的培养目标是“红色国防工程师”。“红色国防工程师”需要政治觉悟高、专业水平高,即,又红又专,这是“基本功的基本功”,对于军工类尖端专业更是如此。培养“红色工程师”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学院培养造就教学骨干与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在优秀教师中选拔,进行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相结合有重点地培养,从而达到名师、严师出高徒的育人目标。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的创建者,魏思文院长(1952-1966年任副院长、代院长、院长)是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进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国防工业建设和科研需要设置学科、专业、课程,强调对口、配套、成系列。在他的领导下,献身国防、勇攀高峰、团结合作、艰苦朴素的校风学风深入人心,学院成为革命的熔炉、科学的殿堂、精神的家园。

  在36年的岁月里,北京工业学院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设备,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和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第一辆中型坦克,第一次对火箭仪器舱成功进行发射回收,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代反坦克系列导弹、第一部低空探测雷达,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等等。

  北京工业学院长期承担着大量高、新、尖端国防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应用的任务,由于涉密原因,有很多突出成就和“中国第一”不被公开知晓。这在很长时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的社会知名度,但学院师生矢志军工、默默奉献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