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引并举,汇聚一流人才队伍

——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编者按】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金秋9月,学校成功举办了建校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下半年,学校将迎来第十五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之际,为全面展示学校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办学成就,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砥砺奋进、辉煌北理”系列专题报道,营造昂扬向上、激情进取的良好氛围,凝聚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矢志一流的磅礴力量。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图片.png 

“能够回到母校工作,是我的荣幸。在工作起步阶段,学校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我愿在北理工校园中深耕不辍,为学校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迎着清晨的阳光,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周天丰来到实验室,准备开启一天的工作。近年来,像周天丰一样的众多高层次人才胸怀家国梦想,纷纷加入北理工,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校园中,锐意进取,砥砺创新,以实干业绩实现强国梦想。

“人才是第一资源”。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如何做好人才队伍建设,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

“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围绕服务“双一流”建设,实施海内外影响力提升计划,着力构建全球人才选聘体系,汇聚海内外一流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为建设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汇聚磅礴力量。

深改机制,激发人才内生新动力

图片.png

“预聘-长聘-专聘”教师聘任新体系

“得益于学校的柔性聘任制度,2016年在德国毕业后,我来到北理工工作。”在通过新体系进入北理工的四年里,宇航学院预聘助理研究员宋韬展现出了突出的学术能力,在科学研究、实践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在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还指导学生团队连续两届获得国际顶级创新赛事金奖,在无人飞行器建模与协同控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成果……

2016年以来,学校探索构建并实施了与国际接轨、具有北理工特色的“预聘-长聘-专聘”教师聘任新体系,推进建立专兼职、双聘制、学衔制、博士后和项目聘用制等相结合的柔性人才聘用机制。聘用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科特点,避免所有学科“一把尺子”现象,突出品德、能力和发展潜力,引进了一批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从常规体系转入新体系,将绩效奖励与工作业绩、贡献充分挂钩,与此同时,新体系对教学科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17年1月从常规体系转入新体系以来,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李晓炜紧盯国家重大需求中激光微纳制造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近三年新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省部级课题4项,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并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

在对新进教师全面实施“预聘-长聘-专聘”制度的同时,学校对校内常规体系教师试点启动了并轨,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良性流动,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与活力。

图片.png

实现“分类卓越”为目标的八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体系

“新的职称评价体系对教学类的成绩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我们教学比赛成绩、课堂教学效果等都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的标准更加与我们的工作实际贴近,在北理工自己所做的努力被充分认可、被学生享受,我感觉做北理工的老师更加幸福、干劲十足!” 2019年的职称评审中,物理学院教师王菲凭借引人入胜的课堂、工程训练中心教师付铁通过辅导学生科技创新的优秀表现,在职称评审中,双双脱颖而出。2020年10月29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北理工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事迹进行了报道。

2016年以来,学校不断完善以“分类卓越”为目标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构建教研型、教学型、研究型等八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体系,实现“分类卓越”,形成“纵向畅通、横向互通”的发展模式。通过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激励,让不同系列的人才都有展示价值、实现卓越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把广大教职工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坚决破除“五唯”,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贡献与团队评价相结合、阶段性成果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特殊领域人才单独评价等方式,科学设置人才评价标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探索人力资源成本校院两级分担机制,鼓励创新、激励贡献,教职员工展示出爱岗奉献、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

厚植沃土,涵养人才成长新生态

“在科研起步阶段,科研团队的支持、科研方向的引领,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相关部门和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入校不久,我就顺利组建了由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搭配的研究队伍,并与同期入职的其他青年教师共同建立了公共基础实验平台。”2016年7月,黄佳琦以预聘副教授身份入职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四年多来,黄佳琦在电化学储能系统固液界面形成和转化机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18年至2020年,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材料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首聘期内,于2019年2月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

图片.png

正在建设中的“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大楼”效果图

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打造学术交叉创新平台,学校于2015年6月成立了专门从事交叉科学和前沿科学研究的学术实体——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作为“人才特区”,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以“培育学科方向”“孵化优秀人才”为使命担当,用全新的体制机制汇聚和培育高端人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力求产生重大学术成果,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建设以来,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已汇聚优秀人才近70人,通过搭建学术交流软平台,开展“交叉科学论坛”“求是学术茶叙”等学术活动,促进交叉融合,繁荣学术氛围,催生新方向,形成了微纳器件、力学、能源动力、材料、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多个交叉科学研究团队,在爆炸与冲击、前沿界面能源化学等领域已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北理工是一个有爱有温度的地方。在我刚入职的时候,学校通过‘人才入校通知单’等一系列政策,及时解决了我的办公用房、实验室条件以及招生资源等问题,让我能够快速的开展工作。” 回想2019年刚入校时的情景,宇航学院教授陈亚彬感觉很温暖。“在实验条件方面,我和几位学科方向相近的青年教师共同申请获批建设分子能源公共实验平台,这样既提高了实验平台的使用率,同时也让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研究伙伴。”

在建设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筑巢引凤”的同时,如何协调资源,完善高端人才引育“绿色通道”,是学校人才工作始终在探索和实践的问题。2018年以来,学校实施综合资源改革,优化人才引进保障机制,以服务教职工为中心,建立“引进人才入校通知单”制度。建设“拎包入驻”标准化办公条件和公共实验轻平台,定制化解决人才入校后的燃眉之急;为人才资源配套实行账单式管理模式,打破制度藩篱,填平部门间“焊缝”,优化高端人才引进评价和保障机制,推动人才资源快速落实。提升人才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引进人才入校后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学校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注重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开展“大部制”改革,加强部门协同,提升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建设人才特区、落实“引进人才入校通知单”制度,通过“硬”和“软”两方面条件建设,使人才入校软着陆、发展加速度,让人才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

创新举措,构建人才培引新模式

图片.png

特立论坛—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已成为学校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

“在这里,有一流的科研条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里,有细致完善的保障制度,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在2020年第五届特立论坛上,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金旭辉以“朴实无华,创新的沃土”为题分享了自己入职北理工的体会和感受。2018年,金旭辉通过“走进北理”活动与学校结缘,2019年入职后,在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独立组建了有机半导体微纳材料研究团队,聚焦可控有机半导体微纳光电材料方向开展研究。

“构建世界一流人才全球化选聘体系,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以学术为桥梁定期举办‘特立论坛’——海外青年学者论坛,精准定位、长期追踪,有效构建了常态化、多形态的全球招聘信息网络。” 2019年3月27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聚焦北理工特色人才引进工作报道时,校长助理兼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部长阎艳如是说。

近年来,学校主动出击,强化校院协同,落实以学院为责任主体的人才引育模式,签订培引目标任务书和引才对接协议,匹配学科引才重点方向及对接优势区域。坚持“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常态化开展“特立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走进北理”等活动,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人才队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前文提到的周天丰、金旭辉等入职学校,正是源于这一特色工作体系。2016年以来,学校通过特色人才选聘体系,吸引了530余名青年学者加盟,为人才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汇聚了200余名高层次人才,新增选两院院士5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青年人才增长了5倍,高层次人才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2%,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显著提升。

2017年初,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良乡实验楼正式启用。早在2015年,学校力邀材料力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到校工作,领衔建设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新兴交叉融合大平台。在此后的5年中,平台会聚了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的学术梯队40余人,实现规模“倍增”,突破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

2015年,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成立,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紧跟国际科技前沿,围绕智能机器人与系统研究领域,以智能机器人与系统等作为高端科学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吸引了1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到校工作,联合了包括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日本、美国等知名专家100余人进行合作研究。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才“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图片.png

以“四个效应”为代表的北理工人才培引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系统谋划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引政策,坚持以校引人、以业育人、以人聚人,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引新模式。由方岱宁院士为领衔建设的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以及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中心的发展壮大,就是学校大力推行“以业聚才、以人聚人”,注重依托大平台,汇集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精彩实践。

人才工作不能止于“引”,更要注重“育”。引进与培育,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了一批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项昌乐院士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勇担强国使命,打造国之重器,2019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毛二可院士带领团队在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领域深耕细作,不仅成果丰硕,还培养了以龙腾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北理工雷达人。学校注重发挥学术领军人才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中的带动作用,“头雁效应”不断凸显;注重学术传承和梯队建设,“师徒型人才链”正在汇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逐步形成了“大师+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典范模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涵养人才生态,积极造就一流师资队伍,扎根中国大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