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实一流大学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党建思政系列报道】写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两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18-12-22 供稿:黎轩平 摄影: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朝阳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写好“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也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的第二个年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从不同角度阐述如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路线方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在既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把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引向深入。
乘势而上,着眼新征程谋划新篇章
在2018年年初召开的学校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赵长禄即提出“在思想理论武装上求深入,在聚焦战略部署上求深入,在激发良好精神状态上求深入”的工作要求。求深入、上台阶,正是这一年来北理工思想政治工作乘势而上的总方向、主基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一年来,北理工立足“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既抓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以重点带动全局,全力构筑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立德树人“大平台”。
学校党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基础上继续立梁架柱、建章立制,出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进计划(2018-2020)》,提出“十育人”行动方案,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着力构建贯通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实施思想引领计划、文化铸魂计划、阵地建设计划、党建强基“四个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研培育行动、致真化育行动、同心助育行动、宜学共育行动“四大行动”、65条举措,进一步确立了至2020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
为进一步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学校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优先发展试验区,在6个学院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微观层面可转化、有操作性的一体化育人模式。1个学院获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18年是北理工思想政治工作承上启下的一年,还突出表现在学校实施人才培养“书院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上。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关键点,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书院制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新生态”中,怎样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坐标点?
建立书院学院联席会议机制、实施师生开放交流制度、创立社区教育指导制度、推进学生援助专业组工作……书院制建设的制度体系紧紧围绕“育人”核心来设计。建立学术导师、学育导师、德育导师、朋辈导师、通识导师和校外导师等六类导师组成的导师队伍,“三全导师”工作机制调动起了各领域各方面的育人力量。据统计,在2018级新生入学100多天的时间里,学校共聘任各类导师1304人,“三全导师”与学生开展交流报告184场,受众学生近6万人次。2018年12月,以上述实践为主要支撑的“实施‘双领工程’ 涵育时代新人”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2018年5月召开的大类培养工作会上,张军校长强调 “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推动博雅教育、个性化培养、教师与学生为伴……展示出了北理工将以新思政观引领人才培养改革,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构想新理念。实践表明,北理工正以实际行动书写自己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创业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一年来,北理工“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和改革布局正在让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校园落地生根。
纵深推进,站在新起点打造新生态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高等教育战线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北理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向纵深推进。
学校党委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重中之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师生、推动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凝聚共识,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党委将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抓在经常、融入日常”,贯穿于2018年全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名字,一份信仰、一腔赤诚、一种担当……900多个团支部、2万余名青年学生,随着主题教育活动在北理工如火如荼地开展,同学们从中升华思想、坚定信念。时代思想大学习、时代新人标准大讨论、时代新人我践行、“时代新人说”大宣讲……让北理工青年学生把时代新人时代担当镌刻进思想里,融汇到行动中。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生命力,还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开展书院“家”文化建设,厚植文化育人土壤;推出“百家大讲堂”系列高水平讲座,全年开展150余场,顶级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企业家等“六家”为学生带来思想盛宴;构建心理健康安全屏障,打通教育服务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抓好发展指导,朋辈导师线下线上答疑解惑;完善发展资助工作体系,“新·生”能力提升项目等将“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一系列有品质、有温度的举措办法构筑起彰显“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新生态。
“这不仅是北理工的事情,这是中国汽车人的事情。”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夺得冠军的北理工“中云智车”代表队发出了这样的感言。2018年,北理工优化环境氛围、用创新文化“塑”,完善培养机制、用创新模式“育”,强化支撑保障、用创新平台“促”,以“大情怀”“大科研”引领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出累累硕果,在国内外重要赛事上夺魁、夺杯、夺金。
一年来,北理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身健体”体现在“两手抓两手硬”,把握好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上。如何深度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致力于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不同发展阶段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修订《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制定《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完善了师德考核评价标准和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健全了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与惩处于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荣誉体系,设立学校人才培养最高荣誉“懋恂终身成就奖”,86岁仍然坚持为本科生授课的两院院士王越先生获评首届“懋恂终身成就奖”,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深入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学习实践活动。一年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2018年,学校党委以“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点攻关计划”项目为抓手,开展教师理论学习全覆盖、常态化及长效机制研究,以此为抓手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7个学院开展试点工作,全力突破针对“全体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这一难点;举办系列“思政示范讲座”,王越院士、周立伟院士、马宝华教授和韩伯棠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走上讲台,立足青年教师切身需求,讲述“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学术研究和教学科研工作”;挂牌建设首批具有示范性的7个“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室”,努力形成教师参与度高、适用性推广性强、工作实效性突出的模式或成果,促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提升……
一年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点面结合、多管齐下,更加注重以解决长远问题的办法,来应对当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带动教师队伍更好地“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立德树人,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学校党委坚定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两个标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向纵深推进的根本方法论依据,并且在北理工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实践检验。
改革创新,聚焦新要求落实新任务
改革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竭动力。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能不能很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淘汰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束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直接影响着工作实效甚至是人心向背。
北理工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坚持“变”与“不变”相结合。变的是方法手段路径,不变的是初心本分灵魂。如何更好地立心铸魂,也是北理工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大学,朗朗读书之声,永远是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思路创新的一个范例,也直指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所在。
“谁说我们没有课堂?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课堂。蓝天是我们的屋顶,高山是我们的围墙。”当课堂上响起延安杜甫川(北理工前身自然科学院所在地)曾经传诵的诗歌时,“延安精神”主题思政课落下帷幕,也引来同学们的颔首赞许。
2018年以来,北理工不断强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校史进思政课堂”,思政课教师人手一套《校史丛书》,推动思政课教学与校史校情教育相贯通;统筹“八支队伍”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专题授课和“百家大讲堂”全年27场院士讲座为主要载体,打造高水平“思政公开课”;打通教学内容,实施博士生思政课专题教学;在两校区分别改建两间思政智慧教室,搭建智慧教育平台;将手机APP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开发 “青年马克思演说”VR及AR相关内容。此外,学校通过开设“思政课教改项目绿色通道”、实行思政课教师队伍职称单评单列等政策措施,持续加强思政课第一课堂育人实效。
这一年,北理工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强化课程育人,推进“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改革“SPACE+X”(寰宇+)计划中,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位列其中。课程改革注重的精品品质,不仅强调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学术视野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增强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是一曲学生成长发展的交响乐。越来越多的北理工“金课”成为学生成长的灯塔,奏响了一流人才培养的美妙乐章!
因事而进、因时而化、因势而新,要契合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创新,提升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继续深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用“互联网+”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网络思想引领的红色风向标。建设理论网、“理老师”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理论学习平台;打造“互联网+党课”,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带头录制“微党课”;举办第二届“微心声”征文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北理老师”文字画像;结合校史、学科专业史,发布系列“微故事”;“鸿雁一鸣天高远 一封素笺寄离情”,“微心声”成为毕业生写给母校最美的“情书”;制作“延河星火1分钟”150期,点击量30余万……以微党课、微视频、微故事、微心声、微支部为主要载体的“五微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迸发出更加积极的活力。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学校新闻舆论工作无疑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更重的使命。“48个字”责任使命字字千钧,激励我们要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师生,强信心、聚人心、暖人心、筑同心。2018年,学校全力构建以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中心的新媒体矩阵,积极做好正面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聚焦“新时代、新作为”,策划推出“5+1”系列专题报道,创办“学术科研快讯”;以师生为中心,深入走访调研,新闻宣传“提质增量”。官微推送180余篇,深度报道48篇、“新闻特写”96篇、时评4篇,回声5期……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师生”“鲜活案例”“重要成果”纷纷亮相,主流舆论发出时代强音,北理工故事愈发深入人心。
随着建校80周年脚步的日益临近,与一流大学目标相适应的文化建设逐渐走向快车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形成新态势。整理重印9册1000套《校史丛书》,推进校史进课堂“全覆盖”;陈列荟萃300余件实物展品,隆重推出“国防科技历史成就展”;首次实施校史“口述史”采集工程,组织开展东方系列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策划推出“学校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持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深入打造深秋歌会、“一二九”文化体育活动、校园舞蹈展演等校园文化品牌……这一年,学校“文化育人”内涵载体更为精准、更为丰厚,“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成为北理工人共同的精神文化纽带。
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主动适应时代变迁和实践发展新特点,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北理工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一直在路上!
固本强基,扛起新责任展现新担当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时隔两年,言犹在耳。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新责任,北理工党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一方面突出抓好政治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突出抓好思想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年来,北理工党委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固本培元、立规明矩、以上率下、压实责任,扎实推进专项巡视检查整改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毅力抓基层、打基础,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崇尚真理的学术生态、和谐美丽的宜学生态,带动基层党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熔铸信仰抓学习,让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武装随时踏上时代的节拍。学校党委邀请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求是杂志社内参编辑部主任祝念峰,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走进干部课堂,强化高质量思想理论供给。思想上的认识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抓意识形态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也更加坚定。
突出政治建设,坚决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制定《关于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组织实施细则》等文件,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巩固完善大党建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对全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得到加强。印发《院级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管理规定》,明确党组织会议决定和前置把关事项,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对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进一步得以深化。把“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2018年学校机构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从组建党委办公室,强化全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协调,到成立党委巡察办公室,建立纪检、监察、审计、巡察联合监督的“大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发展。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更好的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18年,学校党委承担北京高校党建难点项目支持计划,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做法并实施;成立学校首批9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考核激励措施;按照“组织主导、党员主体、先进导向、持续创新”原则推进学生党建,带动学生党员努力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选树先进党组织,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发掘优秀师生党员,打造“党建榜样”群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基层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一年来,1个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教师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学生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名学生党员获评“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毛主席在《共产党人》的发刊词中写道,“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高校党委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根本在于抓好高校党组织自身建设,建强党的工作阵地。北理工党委正在并仍将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清醒、恒心韧劲、精神状态和战略定力,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让党的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
【写在篇末】
围绕师生绘蓝图,聚焦成才创一流。凡是过去,皆为序章。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着力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取之年,也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奋进之年。再学习、再研究、再聚力、再出发。新的一年,全校上下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持“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更强烈的担当意识,写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