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刘峰:青春演绎华章 激情成就梦想

——访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峰

撰稿:党委宣传部 杨扬 学生记者 李娜 摄影:郭强

  刘峰,1978年4月出生,2004年在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目前是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信息与电子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雷达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国家北斗二代重大专项专家、教育部卫星导航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嵌入式实时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获第二十六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2013年,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哪一次升旗仪式会令你终身难忘?
  对于刘峰来说,1995年10月1日凌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升旗仪式永远令他记忆犹新——这是他在北理工读书时,组织的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活动。
  升旗的前一天晚上,身为班长的刘峰召集全班32名同学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初秋的北京已经有了凉意,月上梢头时,同学们从学校坐夜班车经过长安街,最后步行至天安门广场。深夜的广场已经聚集了一些群众,为了避风,同学们在地下通道里聊天、打牌,等待着凌晨一早去广场上看升旗。当地下通道的管制放开的一刹那,同学们就像百米赛跑似的向前冲,期望能冲到旗杆最前面看升旗。鲜艳的五星红旗伴着高亢嘹亮的国歌升起,在场的群众庄严立正,行注目礼。第一次身临其境地观看升旗带给刘峰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那时尚且年少的他在心里默默地许了两个愿望:一是毕业后留在北京,在北京扎根;二是未来能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国家科研前线的一份子——这是他从小就深埋于心的梦想。
  十八年的光阴辗转而逝,变了的是年华,不变的是理想。今天,刘峰在国旗下许下的那些愿望已经渐渐实现。

带着梦想上路

  那一年,他还只是个年仅十七岁的男孩,拎着一只小小的旅行箱,从山东沂蒙山区来到北京,投奔他的理想。
  山东沂蒙是革命老区,当地有浓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加之家族里也有前辈参加过抗日和解放战争,秉持着一份对国防事业的憧憬,刘峰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一所具有延安精神和国防特色的学校。刘峰出身于教师之家,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是化学老师,自幼年起,他的心里就种下了科学的种子。高中时期,刘峰的理工科成绩一直比较好,报着对无线电和电子电路的喜爱,高考后刘峰毅然选择了电子工程这个专业。上大学前,刘峰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济南,去过的最大城市也是济南。十七岁入学那年,他来北理报道,这是他第一次来北京,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迈入北理校园时的感受:“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环境,没见过这么大的校园,有一天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那种感觉真好!”
  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活纯真而美好的。大学期间,刘峰开始对电脑、网络等这类比较新鲜的电子产品感兴趣。他回忆说,当时正值互联网发展的早期,1995年入学的时候,电脑还处于386时代,1996年校园里才开始有586,虽然早期的电脑还是DOS界面,只能通过命令行来操作,但是大家依然玩得不亦乐乎。值得一提的是,大三时学校还没有开始做校园网的工作,刘峰就和同学们自发地在宿舍楼里研究如何建立局域网,由于宿舍楼道里挂的都是衣服,衣服上又挂满了网线,因此那时的男生宿舍楼道就像蜘蛛网一样粗糙杂乱。这幅凌乱而美好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刘峰的脑海里,在他看来,这种凌乱中涌动着生机。回忆这段往事时,刘峰特别自豪地说:“我参与了学校网络协会的前期组建过程,现在想想,我们确实是国家最早使用网络的一代人,当年同学们做的网络也绝对是学校最原始的校园网。”初次接触网络的感受让刘峰终身难忘,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连接进入国际互联网时,他查看的网页是汽车车展,刘峰喜欢汽车,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人们只有在车展上才能看到高级汽车,而有了互联网以后,直接点击网站就能看到最新的汽车图片,这让刘峰感觉特别兴奋。
  1999年本科毕业,刘峰保送到北理雷达技术研究所攻读研究生。从那以后,他开始正式接触科研,正式认识毛二可院士和龙腾教授。“毛二可”和“龙腾”这两个名字,刘峰之前只是在学校里听说过,却没有见过本人,等真正进了实验室,真正接触到两位前辈后,他才从两位前辈的身上体会到了什么是科研精神。在刘峰的眼里,毛院士是一位生活简朴、热爱科研的老人,早年起,毛院士的生活就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规律:每天看完新闻联播之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做科研,一直待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一位老人,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过这样的生活,一直坚持了近五十年,这样的精神不得不让人动容。龙腾教授师从于毛二可院士,他的科研方法、科研态度以及为人处事之道也深受毛院士的影响和熏陶,科研上却依然保持了认真治学的态度,他在为学生修改论文、报告和答辩材料时,经常会持续到凌晨二三点钟,甚至是四五点钟。谈及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两位恩师,刘峰感激地说:“他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那种为科研奉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这种精神无论是对我,还是对下一代的青年,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传承。”

转折中的新飞跃

  2004年的夏天,刘峰博士毕业,他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26岁的他面临着两个选择:或者去外企工作,或者留校继续做科研。值得一提的是,自2000年起,刘峰所在的科研团队就已经连续五年没有注入新鲜血液,一批批博士、博士后最后都选择了像英特尔这样待遇和发展都比较好的外企,然而刘峰却选择了留下。他说:“之所以留校,一方面出于对毛二可院士和龙腾教授科研精神与人格魅力的敬佩;另一方面出自于对科研项目的热爱,当时我所研究的课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非常希望这个成果能够做得更好,能够真正有所应用,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2004年,刘峰选择了留在北理工继续做研究,虽然当时的科研环境比较艰苦,学校各方面的待遇也不太好,但是他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得足够多,得到的也必然不会少。”
  2009年,刘峰迎来了人生另一次转折点,这一次,他从教师变成了总经理。那一年,北理致力于在产业化方向有所发展,鉴于学校没有太大的上市公司,校领导希望在学校内部找一些技术成熟的科研团队来进行公司化运作,当时雷达所也是候选单位之一。在经历漫长的筹备、讨论、组织、构想工作后,2009年底雷达所成立了理工雷科公司。理工雷科是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为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脱节等难题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其核心是建立一种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模式,理工雷科的业务涉及雷达、导航、航天、通信、电子对抗等多个领域,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那一年,年仅31岁的刘峰被任命为理工雷科的总经理。
  从一个纯粹的科研工作者瞬间变成了公司的高管,起初刘峰对新角色并不是很适应。他既不懂市场也不懂管理,对公司的未来缺乏全局的把握,但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放弃,而是鞭策自己一定要积极转换思想、转变想法,要干一行爱一行,要通过努力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理工雷科在创业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场地的困难、市场的困难、人才的困难,等等。就场地困难而言,理工雷科最初的办公场所设在北理的一个实验室里,由于发展很快,招聘的人员越来越多,办公空间也越来越紧张。在学校的支持下,理工雷科很快在东门外的理工科技大厦里找到了一个近300多平米的办公场所,这对于当时的理工雷科来说,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理工雷科的办公面积已达3200平米,成为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业典范。
  人才,也是理工雷科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问题。2009年12月公司成立之初,理工雷科仅有18位员工,今天的雷科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了254人的中型企业,公司资产近5000万元。刘峰说:“做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来做合适的工作,让他来为公司出力,这是领导者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情。”在管理的岗位上,刘峰关心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他力求让每个员工都能在理工雷科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刘峰看来,一个企业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需要做到两点:事业留人和精神留人。首先,企业需要为人才提供干事业的平台,只有这样他才愿意真心实意地留下来工作;其次,企业要通过核心价值观来影响和感召员工,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刘峰坚信,一个好的企业精神能够对员工形成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够把员工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使企业充满活力。
  成为总经理以来,刘峰就没有再度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了。每个周末,他都会召集核心员工继续来公司开会,共同商议更长远、更顶层的规划,从而保证公司获得更长远、更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刘峰的生活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家人从有怨言到逐渐习惯,甚至现在不得不完全接受。回想奋斗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刘峰百感交集,他说:“我比较愧对家人,孩子成长的这四年我陪伴她的时间太少了,往往晚上我回到家时,她都已经快睡着了。”

北斗,成就一份新奇迹


  北斗,是刘峰心中最持久的一个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于2000年开始筹备的航天工程,它可以替代美国的GPS实现定位导航的功能,是国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创新点。2005年,理工雷科公司开始接触北斗导航的研发工作,这也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七年过去了,从当时的一无所有、半知半解到现在能够成为在技术上名列全国前三的位置,理工雷科为北斗系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路走到今天,其竞争之激烈,令人难以想象。2005年,理工雷科刚进入北斗研发领域时,面临的是31进17的竞争状态(即31家参赛队伍中选择17家单位);2007年,初样转正样的时候,理工雷科面临的是17进8的竞争状态;2011年,经过了四年的研制到了正样验收的时候,理工雷科又面临着8进6的竞争状态;2012年,正样产品定型时,理工雷科面临的是6进4的竞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北斗的研制过程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淘汰赛,输掉一次的比较测试意味着淘汰出局,也意味着退出了整个行当。为了赢得这项漫长、严酷的赛跑,理工雷科北斗团队以“五加二”、“白加黑”的模式(一周工作7天、白天晚上连续工作)加班加点地工作,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临大赛前的一二个月,整个团队的队员们都是通宵熬夜工作。八年的时间着实不算短,能够让一个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企业的骨干,如今的北斗团队已经从一支初出茅庐的学生兵锻炼成了一个有梦想、有担当、能拼搏、能战斗的队伍,在采访中刘峰一再跟我们强调:“北斗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
  北斗的研制故事有精彩,也有遗憾。去年夏天,刘峰亲自负责的北斗领域面临项目招标,当时理工雷科打算投三个机型的标,其中有两个设备的技术比较成熟,而另一个设备的技术较新,需要做大量的试验和准备工作才能参加投标。当时这个领域最顶层的负责人正是刘峰,然而七月底,因为母亲病重刘峰不得不回家探望,回家前,刘峰跟队友嘱咐道:“我不希望自己的事情影响到整个团队,我拜托诸位做好整个事情。”两周后,刘峰回到北京时,那时离投标已经仅剩下10天多的时间,由于时间仓促,新技术的设备没能获得进一步的改良。8月20日投标后,那款设备的表现果然差强人意,没有能入围。这件事给了刘峰很大的打击,他对团队的失利表示深深的自责。
  然而最令刘峰欣慰的还是这款设备。失利后的10个月里,刘峰带领员工们继续做这个产品,没有经费支持,他们就自己投钱来做,今年年初,这款设备终于研制成功。4月23日,芦山地震后的第三天,理工雷科就派人亲自将这款设备送到了芦山的第一线,以协助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完成灾区一线的采访。这款送往芦山灾区的北斗导航双模定位通信系统,承载着北斗团队的所有心血——它样式独特,包括天线、屏幕、电池和接收机等装置,模式1具备定位的功能,模式2具备通讯的功能,不仅可以进行目标定位还能同时进行通讯、发表报文、发送短消息等。若有线通讯瘫痪后,地面往往会失去通讯网络,但通过北斗导航双模定位通信系统,用户可以实现卫星通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坐标。在庐山还是处于停电、停水、通讯中断的状态时,为了采访的需要,北青报派出了10多个记者前往灾区参与报道,为了保证记者的安全,理工雷科选派了一名员工亲自带着北斗设备跟着记者赶赴救灾第一线。在特殊关头,这款通信装置大显身手,它不仅能够确保记者的位置坐标得到实时跟踪,还可以通过机器自带的短报文功能将记者们的采访稿第一时间发到北京总部,这套设备不仅极大地保障了前方记者的安危,缓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为稿件的顺利传输提供了保障。
    对于北斗导航双模定位通信系统的研制,理工雷科主要承担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做好产品的整体设计,其二是做好里面最核心的基带处理芯片。北斗芯片是国家的一个科研任务,2009年理工雷科参加芯片任务的竞标过程也是一个残酷的竞争过程,总共是9家公司投标,6家公司中标,最后4家公司做出芯片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几家的芯片中,雷科芯片的性能是第一的。在刘峰看来,这款芯片的研究意义非凡,因为芯片应用到整机里面就可以实现整个北斗应用系统、北斗终端系统的国产化,从此不再受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瓶颈式的制约,而这种国产化对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系统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北斗的研制成功是刘峰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看到北斗在芦山地震中能够为延长他人的生命起到一点点作用时,刘峰感到无比欣慰。他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北斗的发展梦。我希望北斗能比GPS运用得更广泛,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国产化,我的梦想就是未来有一天,我们的每一架飞机、每一辆汽车、每一部手机上都会有北斗系统的运用。”

汇聚青春力量  再创青春辉煌

  四月底,四川雅安7.0级地震发生后,理工雷科市场部的闫邢收到一条短信:“你愿意去雅安救灾吗?” 闫邢看到后,心里一颤,肯定地回复:“我愿意去。”
  这个给闫邢发短信的人,就是刘峰。
  然而让刘峰意外的是,当公司的年轻人得知有去灾区救援的机会时,十多个员工竟然争着报名。考虑到去灾区的危险性,刘峰最后还是选择了仅派闫邢一人赶赴灾区,事后,很多人纷纷给刘峰发短信质问:“为什么不让我去?”这件小事给了刘峰很大的震撼:他原以为要做的工作是能够说服和动员一个员工前去灾区,让这个员工在灾区时能放下思想包袱,不要怕余震和伤害,可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工作却是劝慰员工不要前往灾区,他一一告诉报名的年轻人:“灾区很危险,你不要去”。事情虽小,却让刘峰对理工雷科的年轻一代有了新的看法,在他看来,青年人争的不仅是一个前去灾区的名额,他们争的是为祖国服务和奉献的机会。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提及的“创新、创业和创优”的观点给了刘峰很大的启发。在我们当今的社会,极少的一部分人有意识去创新,较少的一部分人能够去创业,而更多的平凡人应该选择创优。创优不是要你去做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事情,创优就是要你认真地、尽职地把自己的份内工作做到最好和最优。在刘峰看来,“创优”是每个人实现自己梦想的基本要求。“创优”并不需要做什么很伟大轰动的事情——如果你是开汽车的,你从来不出现事故就是创优;如果你是个农民,你能保证每年的收成稳定就是创优;如果你是个食品供应者,你能保证食品是安全可靠的就是创优。而对于普通科研人员来说,认认真真做好科研工作,多出高新成果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在刘峰眼里,理工雷科的员工就是一群具有“创优”精神的年轻人。作为一家年轻的高科技创业公司,理工雷科的员工都很年轻,平均只有20多岁左右,但是年轻人对科研工作却充满热忱,如果你晚上八九点钟步入理工雷科,你会发现很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正在冥思苦想、埋头苦干。或许他们日复一日所做的事情很卑微,但是也许有一天他们所做出的成果会在国家重要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在刘峰看来,每个青年都应该有具体生动的目标和梦想,只要每个人为实现梦想去付出的奋斗和拼搏,那最终一定能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未来,刘峰将继续带领理工雷科这支年轻的团队勇攀科技之峰,他希望能够研发出更好更核心的先进技术,做出更专业更优质的科技产品,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实现自己的北斗梦、中国梦。
  一个人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刘峰也是青年人,他的青春不仅有激情和梦想,更有创业的实干与坚守。谈起梦想的时候,或许每一个青年人都会激情满怀,但梦想永远只垂青那些有实干精神的人,只有脚踏实地地奋斗,才能一步一步地在接近梦想,靠近成功。“国家,团队,拼搏,创新”是理工雷科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刘峰想与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分享的科研精神,他希望每一个致力于科研事业的年轻人都能够坚守自己的梦想,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青春!

  鲜花盛开的五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航天城与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与青年一起谈人生、聊梦想、论奋斗。
  这其间,就有刘峰。
  十八年,刘峰从一个懵懂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用孜孜以求的热情与执著在前进的征程上奏响了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关于成功,刘峰这样告诉我们:成功就是将来老的时候,回想来时路,你发现自己年少时曾经为梦想奋斗过、拼搏过,有值得自己回忆和珍藏的东西。
  我们相信,在刘峰未来的回忆里,他的北斗梦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审核: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