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春秋80
璀璨时光 辉煌历程——新中国第一个军用光学仪器专业发展纪实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物理学家、留法教授马士修先生就与前苏联专家一起,对我军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展开分析研究,创造性地成立了“光学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由于当时的国情需要,该专业主要服务于国防建设,为我军各军兵种培养技术人才、研发光学仪器零部件及武器产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用光学仪器”专业,迅速而及时地为建国初期的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需求。
为了适应部队装备和国防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军用光学仪器”专业又先后发展衍生了天文导航专业、火箭仪表传感器专业、跟踪侦察专业、光电成像技术专业、检测技术与仪器专业、光电子技术专业等专业;同时,开展了观察与瞄准仪器、长焦距照相机、光学设计与检验、红外导引、红外夜视仪器、激光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这些专业的开设和专门课题的研究,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没有现成技术人员、没有资料可查、没有专门实验室,更没有相关实验设备,以马士修、于美文、连同淑、李德熊、樊大均等同志为首的一批老一辈专家教授们凭着他们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及不畏艰险的科研精神,一方面虚心向前苏联专家学习请教,一方面迅速培养自己的专门队伍、编写自己的教材,因陋就简自制实验装置、实验设备,使得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工作得以不断开展下去。
1981年,“军用光学仪器”专业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该专业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也是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部级重点学科;1997年,根据国家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并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设立“长江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光学工程”学科点在教育部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以通信评议并列第一而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称号。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从1953年的军用光学仪器专业开始,一直长于军用观察瞄准光学仪器的研制。建系初期,进行了45号相机、三米焦距远程相机、大倍率炮队镜等项目的研制;60年代,集全系教职工之力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大型天象仪;70年代,参与了“尖兵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可回收式卫星相机的研制工作;80年代,连铜淑教授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棱镜调整理论和反射棱镜共轭理论;长江学者王涌天等教授成功研制SOD88光学设计软件包,并在国内广泛的推广应用;90年代,周立伟院士在宽束电子光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累累硕果体现了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在光学仪器设计、研制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在微光、红外成像器件和系统、激光、微纳技术、空间光学等诸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空间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全体教职工和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国家、部委和外协科技项目4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0多项。学院曾获国防科工委系统科技先进集体称号,多次获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科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人才培养精英辈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院通过积极的探索,完善了人才培养机制,树立科研创新理念,并把最新创新成果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学术成果显著,精英人才辈出。
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各项计划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博士生导师39人,教授40人,副教授48人。学院建立了光电教学实验中心,还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学院建有光电创新教育试验基地,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学院有“颜色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信息光学基础”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光电成像系统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为学生参加各项研究提供了平台。
50多年来,学院各专业为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万余名。毕业生中大多数已经成为学科、学术骨干,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领军人物和栋梁之才,且不乏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军、杰出学者和高级管理人才,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不负众望再创辉煌
历经50多年的发展,“军用光学仪器”专业现已发展成为集两个一级学科——光学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和一个二级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于一体的光电学院,她已成为在光电领域承担国防重大科研项目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光电学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承在兵器光电行业的传统优势,努力拓展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积极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不仅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同时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注重原始创新,夯实学科基础,走理工并重、相互融合的道路;不断加强高水平科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互动作用,推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