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周报】北理工:创新是软件人才培养的灵魂


 
  丁刚毅每每谈到培养学生的故事,谈及软件这门学科,眼睛里就放射出兴奋的光芒,陶醉的笑容就荡漾在学者范十足的脸上。也正是这份投入,这份专注,使得他在星空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星空(中国)一干就是二十二年,从老师到副院长到院长,俨然成了北理工软件学院元老级人物,既搞教学又做科研还当院长,并且还能在软件学院做这么多年的,可谓寥寥无几。
 
  丁刚毅是个大忙人,他是学院院长,又是数字表演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还得参加部委、北京市各区县的项目评审。他带领北理工软件学院数字表演学科团队完成了2010年至2014年央视春晚的三维舞台仿真设计和视频内容切割。2007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奥运科技项目,他与他的团队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与导演团队、表演团队密切配合,利用仿真技术为奥运会开闭幕式表演提供参演人数、队形变化、训练方案、表演口令、三维仿真预演等数据和效果,支持导演组最终确定了表演与训练方案。2009年他们又承担了“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和联欢晚会”的数字仿真设计、训练和指挥辅助系统开发和服务工作。联欢晚会的主要表演内容包括光立方表演、焰火晚会和群众联欢三大部分,其核心是光立方表演。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不同和难点是,光立方“表演规模大、表演时间长、表演元素多、表演节奏快、排练时间短”,同时,他们还进行“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指挥调度仿真与决策辅助系统”的研制开发与国庆游行训练、分指合练及国庆当天的辅助训练、辅助指挥等技术服务工作。国庆当天的群众游行各方阵平均误差不足一秒,队容队形保持良好。而三维实时仿真系统也得到北京市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审阅,它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交融。
 
软件人材培养“绝招”一:打特色牌

  丁老师的学生除了在校生外,还有自主招生的,也就是拿单证的学生,和这些学生打交道常常让丁老师又生气又高兴。“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什么专业的都有,我们鼓励这些学生带着自己的实际问题来,利用软件技术解决,这个交互过程是被我们悄悄引上道的,这些学生来学习之前没有软件的概念,甚至连信息化的概念都很少。有的学生毕业的时候会来悄悄告诉我:‘我现在才知道,软件是怎么回事。’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我是最开心的。”丁老师如是说。某省级电视台有一个编导,来北理工学习,他每天都用电视台的设备,但是他不懂软件,丁老师负责带这个学生,丁老师就让他把电视台能够成为论文素材的东西全部找出来,然后帮他挖掘,提炼主题,梳理好章节,他回去边工作边写,最后顺利答辩,他特别开心。这样的事每个月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是最让丁老师开心的,这比在学校里指导学生发表几篇论文更让人开心。从2002年软件学院成立,已培养了6000多个毕业生,其中这样在职的学生就有3000多。

  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学校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今天,北理工软件学院的毕业生却从来都是供不应求,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几乎每天丁老师都能接到用人单位打来的电话,要学生就业或实习。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到底有什么“绝招”?“真正把软件行业的核心要求传授给学生,把软件从业者该具备的素质能力培养好,就业就不再是问题。评估学校老师时,我们常问,你上课教什么内容,给学生留什么样的作业,如果一所学校教授的内容过时落伍,那么他们的毕业生就业就会成问题。”丁老师说,“软件教育一定要有特色。从教学管理到科学研究到人才培养,特色是第一位的。北理工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大受欢迎,打的就是特色能力牌。”据了解,北理工软件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有两个特色:第一个特色是本科教学与企业密切合作。软件学院与企业的结合分为两个阶段,08年之前可以称为“微软特色”,与微软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微软提供奖学金,还有各种课程及软件、教师培养、学生实习机会等,大三大四学生的课程设置了许多是和微软密切相关的内容。第二个阶段是和IBM紧密合作,2010年合作共建软件服务系,目前IBM大型主机和大数据技术中心正在建设。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学生成立了十几个创新小组,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从2007年开始,在国际、国内大赛超过1000人次获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地支持,学院建立了校级大学生软件科技创新创业实验基地,为学生搭建好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大赛,进行创新实践。参加各种比赛不但能弥补课堂教学的最大不足,又避免了去参加某些低水平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学生节约宝贵的时间。

软件人材培养“绝招”二:参加有意义的实践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质量软件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点无庸置疑,但与什么样的企业合作才更利于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丁老师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企业心态不对,以追求利益为前提,去对待人。做了十几年的校企合作,我的经验是,有的企业值得让学生去,有的企业不值得。真正具有实力、高端水平、作风良好的团队、又舍得投入资源的才是适合学生的企业。与企业合作要合作到骨子里去,合作到根上去,而不是被企业牵着鼻子走。中国企业目前大多数还没有成熟到有钱有能力做人才培养的事,把学生留在学校做实践好于把学生派到企业去,”在丁老师看来,学生在学校有两点是有保障的:第一,学校的人文环境非常好,对学生成长十分有利;第二,学校的老师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学生在校时学知识多点或少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力的训练,这往往让学生终身受益。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重复训练的,而任何一个实践的环节,需要引导学生重复几次,对学生每次的实践结果进行评价,实践确实能让学生获得能力,但这种实践一定不是为了节约成本做无谓的低水平劳动,而且在企业中带队的人员不具备教师在培育人才方面的优势。人才需要通过有效地实践来培养。关于有效的实践,丁老师做了如下阐释“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实践环节有效才有意义,所谓的有效实践就是在某些重要环节要重复一定的次数,至少要重复两次,通过反复刺激让学生对实践的内容印象深刻,让学生终身难忘,这才是有效的实践,这也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创新并不仅仅是脑袋中有想法,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这种检验对创新来说意义更大,当学生享受到某种程度的创新乐趣后,才能发心立志一生都去追求这种乐趣。”

诉求不同影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永远没有标准模式,教育,我个人认为是人类社会发明的很妙的一件事儿,它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前人总结的精华灌输到现在人的身上,这件事不可能有标准,这也就是孔子说的‘有教无类’。一个优秀的人才,很难用硬性的指标去衡量他。教育具有提前性、智能性和复杂性。”丁老师指出,教育学生这事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上大学选专业永远是个难题,但是不要奔着就业去,现在上大学选什么专业,不要以好就业为标准而选专业,任何一个眼前特别好就业的专业都很难说他两年、四年后什么样,只要你在大学期间能力提升了,就业不是问题,就业面会很广泛,只是方向选择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五到十年后的社会服务的,未来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谈起目前的产学合作,丁老师迟疑了一下:“第一,对于那些是软件产业领头羊的企业,学生和老师都愿意去实习,因为能学到很多新东西。比如IBM这样的企业愿意与学校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而且无论是经济形势好不好都会投入资源全方面帮助学校,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创造机会。国内的中软国际、东软、中标软等在产学合作中也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但许多国产软件企业自身的发展还不够强,也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推进产学研合作。只有行业领头企业才可能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领头企业具有强有力的研发平台和行业标准,才有实力直接与学校进行合作。学校是不可能把珍贵的学生送到硬件、平台、资源还不如学校的企业里去实习,那样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学校更看重长远利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有些企业可能只注重眼前利益,这就使得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合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快速发展面临的困惑:

  软件学院目前的毕业生大受欢迎,名声在外,但丁老师意识到学院要想更快地发展,还是面临着如下挑战。第一,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05年软件学院提出培养“双师型”教师,即能上讲台当讲师,又能当工程师。这真正做起来是非常有难度的。学院允许年轻老师有博士学位后出国一年,以使其具有国际视野;最好是和行业中的领头企业合作至少完成一个项目。丁老师谈到,“这些对年轻教师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对于已评完职称、写过好多论文的老师来说,吸引力不大。”第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实践平台的更新工作。培养计划一般要提前一年做好,软件、设备、内容的更新也能开始。丁老师认为,资金和人员都不是问题,目前主要问题是意识不到位,也就是说很难预测到未来三五年软件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不知道这点,就很难做计划,更新也就跟不上了。这需要引入外部力量,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教,谁来教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第三,软件学院这几年学科平台建设(实验中心,实验室)突飞猛进。北理工大学有40个部级以上平台,软件学院有四个部级平台,平台资助也申请到了,但是这些平台的建设、运营、服务能力以及跟教学的配合是需要学院去思考的。“我们现在想两个方面:第一,平台长期、稳定的建设运行模式是什么。第二,平台建设怎么从部级升级到国家级。平台规格高有利于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软件人才。如何运行和发展学科平台,是我们目前比较困惑的。这三件事要利用现在的全面深化改革机会赶快解决,否则要落后了。”丁老师补充说道。

寄语“中国软件杯”:

  采访结束时,身为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决赛评委会主任的丁老师为第四届大赛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让大赛更具有普遍性。有高职参加是大赛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出题及评审环节应考虑到高职的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希望今后大赛能一年换一个学校,可以找职业学校承办,更好地扩大大赛影响力。其二,建议出题库。出题企业要把合适的题目拿出来,而不是把最难的题拿出来。要多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要适当把握赛题难易度平衡,不要难得过于难,简单的题太过简单。要做题库建设,最好能对题目进行标注,哪道题有多少学生选,为以后出题的人提供参考。 第三,比赛形式和程序应该适当优化。十来个评委要在较短时间内评出大量作品的等级,而学生在三天中也要反复对作品阐释、演示,强度过大。第四,对获奖者后续的宣传应加大,尤其是深度报道获奖者与企业的实际合作,这样有利于持续性地办好大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