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自动化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圆满成功
发布日期:2014-09-26 供稿:自动化学院 闫贺龙 摄影:自动化学院
编辑:自动化学院 张男 阅读次数:今年,自动化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相对往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学院共成功立项并发团56个,其中校级团队1个,参与活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260余人。实践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社会调研、志愿公益服务、深度体验观察、探寻校友足迹等全部5个方向,志愿服务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和部分国外知名学府。截至目前,共收到《团队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意见反馈表》9份,《接收单位关于建立实践基地的反馈表》8份,另有辽宁旅游网、常德电视台、丹东日报、遵化周报、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官方网站及“躬行路”微信平台等多家媒体对相关团队进行了详细报道。同时,同学们也带回了诸如文字、剪纸、雕刻、香包、中国结和曲艺表演等传统技艺和文化实体。
深入地震灾区,躬行服务社会
“绿帆”团队深入四川雅安了解灾后重建工作,小组成员通过走访四川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雅安市团市委、雅安市民政局、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等政府部门,获得了第一手的灾后重建资金数据,并以WSR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学建模对雅安各行业重建资金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结合汶川、攀西、宁洱等地震的相关数据,对雅安各行业重建情况给出合理评价,在综合考虑当地居民和部门意见之后,从数学模型的角度提出建设性建议。小组最终完成33000余字的《雅安灾后各行业重建现状调研及发展建议》,用实际行动诠释暑期实践最核心的理念——“躬行”。
探寻民族文化,踏满时代青春
“踏满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一行七人赴辽宁省凤城市探访满族传人,挖掘满族历史,探索满族文化。先后走访凤城市科技局,拜访了满族文化传人、原凤城市文联副主席李炼和满族荷包的传承人黄家祥,在景泰蓝珀晶画制作中心学习景泰蓝珀晶画制作,在白旗镇王家村关家瓦房屯参观关大老爷的旧居“关家瓦房”,在白旗镇黄旗村跟随九旬老人了解满族服饰文化。本次实践活动在当地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辽宁旅游网、丹东新闻网和《丹东日报》先后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为了深入了解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院5为女生组成“乡韵自多情”实践团,团队调研了宛梆(河南内乡)、常德丝弦(湖南常德)、十二木卡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桂剧(广西)、淮剧(江苏)五种艺术,走访了多家艺术表演团,采访了数十位艺术表演家,收集到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深入调研,实践团的同学们认真分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最终“乡韵自多情”实践团完成《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发展的调研》调研报告,并撰写《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书》,为保护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主动肩负起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这所“大学”中用实践检验真理、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并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动化学院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期待着同学们能够将社会实践的精神延续下去,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让青春的梦想在实践中扬帆远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