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

【编者按】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80年砥砺奋进,一代代北理工科技工作者用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写就了科技创新的精彩篇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理工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后,北理工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誓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立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肯定、重托和期待,这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极大的勉励、鼓舞和鞭策。特别是总书记这句话:“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值得我们深深牢记。我们搞科学研究必须自主创新,有所创造,有所发现,在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产学研结合,使科学技术真正为国家发展增添力量。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我衷心希望年轻一代北理工人不辜负总书记的期待,牢记“科技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武器”的教导,在科学研究中深耕细作,矢志创新,大展宏图,为把我国建成科技强国努力奋斗。

  化学与化工学院 王博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涵深刻、语重心长,体现了对科技工作者的深情厚谊和亲切关怀。我很受鼓舞,也倍感自豪。岁末年初,疫情肆虐,我们团队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挥各自科研优势,联合研究病毒杀灭材料。在之前MOFilter纳米晶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可以有效杀灭病毒的MOFilter材料。作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我将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倾心育人,潜心科研,带领团队进一步攻克环保领域若干“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凝心聚力推动科技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材料学院 庞思平教授:总书记的回信,高屋建瓴,意义深远,也使我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所表现的创新进取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自身所从事的含能材料研究中坚持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向创新要战斗力、要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科技强国和科技兴军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

  数学与统计学院 田玉斌教授: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更坚定了我们勇攀科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数学和统计学要更加深入广泛地融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创造研究之中,有力促进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科学与技术的引领性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切切实实的广泛的贡献。看了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试验设计与可靠性优化"团队师生一致表示,要更加奋发努力,发扬北理工人矢志报国的优良传统,在智能制造优化设计、数据科学理论与应用等科技创新中拼出干劲、拼出信心、拼岀骄傲。

  生命学院 邓玉林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体现了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疫情发生后,我带领团队依托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载荷技术和仪器研究的优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需求,将核酸磁珠提取、等温扩增与可视化检测技术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实现病毒核酸的提取、扩增与检测的自动化、一体化。下一步,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航天生物科技领域,深耕厚植,攻坚克难,力争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继续谱写建设科技强国的新篇章。

  管理与经济学院 何海燕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内涵丰富、情真意切、催人奋进,意义重大而深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抗疫期间,我们团队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撰写了《释放信息化服务行业疫情应对的蛰伏潜能,加快国家各行业复工复产》《关于助推北京市民营中小企业度过疫情难关的建议》等系列专报,并呈送相关部门。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支撑科技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在服务决策的同时,要从国家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出发,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的能力建设,为有效发挥北理工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升智库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黄渊余研究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带领团队与康众(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论证了“信使核酸(mRNA)疫苗研制”项目,利用信使核酸直接表达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1蛋白的ACE2受体结合片段(RBD),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病毒感染。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读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深感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挑战。前辈的学识与精神是我们远航的灯塔,未来定当练就扎实本领,瞄准重大问题与需求开展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机械与车辆学院 王志福副教授: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团队及时整理《汽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建议》并通过新媒体进行发布,从驾车前后注意事项与汽车消毒方法等角度,对涉及私家车的疫情防控措施,给出了专业建议。作为我国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跑者,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广大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后深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信心,将全力攻克包括全天候动力电池、智能电动车辆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拓展深挖监管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加快深圳汽车研究院的产学研落地进度,为“交通强国”贡献北理工力量!

  信息与电子学院 胡伟东副教授:疫情发生后,我们团队在风云四号太赫兹遥感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开发太赫兹测温技术和太赫兹安检成像技术,并支持大同快安科技有限公司和欧必翼太赫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产品。各产品已经部署于医院、高铁、机场、政府机关和学校等场所, 助力复工复产。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 张伟民副教授:学习了总书记回信精神,深受鼓舞。为助力抗疫,我们研发了能有效隔离的机器人,并应用于医院的隔离治疗中。总书记回信更加激发了我们推进机器人在各领域产业化应用的激情,我们将加倍努力,结合各领域的需求,推动机器人产业落地。

  中山研究院 赖志林研究员:在大批医护人员深入武汉之际,我们研制的智能机器人能够进入隔离区帮助医护人员进行配送及消毒工作,作为科技工作者,在深感荣光的同时,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未来,我们将在自己的领域着力攻坚,创造中国硬实力!

  长沙超能机器人研究团队负责人 肖湘江特别研究员:疫情期间,我们超能机器人团队紧急攻关研发了5款机器人防疫产品,服务了10余个省份100多个城市。作为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看到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的回信,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们将继续努力,刻苦钻研,努力打造我们自己的科技利器,以科技之力战胜疫情、服务民生、守卫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计算机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王亚杰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很多老师攻坚克难,开展科技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在回信中,总书记强调“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作为一名博士生,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的家国情怀,树立起科技报国、服务国家的坚定理想,迎难而上,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青年力量。

  化学与化工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李广东: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神州大地,无数的科技工作者勇担责任、不畏艰难,从科研攻关到技术保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爱国情怀,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了“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向这些前辈学习,胸怀远大志向,投身科学事业,将创新精神融入血液,以科技报国作为己任,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张舒瑜: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给我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为我们青年一代指明了榜样标杆和努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科技工作者们赤诚报国的奉献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坚强意志,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我们要树立创新自信,鼓足干劲,开拓进取,回应时代召唤;我们要树立问题导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思想引领激发前进动力,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发展,在实践中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为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